DR检查技术虚拟仿真系统

DR检查技术虚拟仿真系统

实训要求

为了达到课程目标,学生应满足以下课程要求:

1. 学习态度认真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。

2. 定期完成课程作业,主动参与课程讨论和分享,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反馈。

3. 在实践教学中,遵守实训室规则,遵守医疗伦理,尊重病人的隐私和权利。

4. 具备协作精神,能在小组学习和临床实习中有效合作,分享知识,帮助他人。

5. 通过课程考试,显示出对X线检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。


教学成果

微信截图_20241228153913.png

实训背景

X线检查技术是一门量子物理学、医学、数学、电子技术学和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,数据样本巨大,理论抽象,在实际教学过程中,由于DR设备价格昂贵且存在电离辐射风险,现场教学较难达到预期效果。以“虚实结合,能实不虚,以虚补实”为原则,将虚拟仿真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新医科人才培养中,可为学生提供直观可靠的虚拟教学环境因此,我们设计开发了DR虚拟仿真实训课程。学生通过此教学系统的学习,能够有效掌握 DR设备结构、原理知识及各部位X线检查技术,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。此系统包含基础认知、DR动态操作训练、案例操作与考核三个模块,能够支持多用户在线实时学习,检查技术模块实现全流程操作实训,考核模块支持客观评分,即时提供成绩报告单。


设计原则

为了更贴近临床真实岗位情境,有如真实的用户体验,7个常规检查项目根据临床DR检查流程进行系统设计,每个项目的检查步骤包括填写患者登记页面、选择部位及体位摆放、成像参数设置、查看图像、查看图像诊断报告和打印胶片等流程,且每个步骤都配有语音提示,使学习者身临其境。

为了检查学生实训学习效果,还设计了考核系统,将学习者每一步操作记录下来,根据评分标准,给出成绩报告,同时给出失分原因分析,及时反馈错误点,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提高。


实训目标

(一)知识目标

    1.掌握X线的成像原理;

    2.掌握各部位X线检查技术操作程序要点:

    3.掌握X线成像质量控制;

    4.熟悉X线造影检查技术;

    5.了解X线对比剂副反应及处理要点。

(二)技能目标

    1.学会规范的操作各种X线影像设备;

    2.准确理解和依诊断要求实施X线检查;

    3.合理使用设备功能和独立处理X线影像;

    4.能够初步判别X线影像设备故障并有效处理;

    5.能与诊断医师进行技术沟通与配合;

    6.能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。

(三)素质目标

    1.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质量意识;

    2.具有尊重保护忠者隐私的意识;

    3. 具有“始终以患者为中心”的职业精神及理念;

    4.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。


成绩评定

image.png